作为全球最大的会员超市Costco,据说90%的美国家庭都是他们家的会员。上周在上海的中国大陆第一间Costco正式开业,却不想一开门就被大妈攻占,现场战况惨不忍睹,仅勉力维持了半天就不得不关门停业。
为什么一家店的开业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可能你对Costco 还不是很了解。
Costco 的全称为Costco Wholesale Corporation,中文译名是开市客或好市多。1983年成立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是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全球第七大零售商,在全球九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超过500家的分店,同时也是第一家销售额在6年内从0成长到到30亿美元的公司。
1983年9月15日,创办人Jim Sinegal 和Jeffrey Brotman 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开设了第一家Costco。创始人Sinegal 在一家更老牌的零售店Price Club 中学到了做生意的经验;Brotman 则是律师出身,但是因为家庭的关系,从小就接触到了零售行业。
一开始Costco 采用了接近Price Club 的经营风格,随着Costco 经营得越来越好,最后Sinegal 居然把老东家Price Club 合并了。
1993年,两家公司正式合并为PriceCostco(普来胜)公司,接着在1997年又更名为现在的名称:Costco Wholesale Corporation。
Costco 以超低毛利模式著称,凭借「选品+平价+会员」的独有模式,在全球一共发展了超过9200万个会员。比起早创立20年的沃尔玛,Costco 表现出了更年轻的韧性。
当O2O大潮袭来,线上电商亚马逊不断冲击着线下零售商时,仅有Costco 凭借强大的会员体系和中产用户,丝毫不为所动,甚至表现出了逆流而上的势头。
虽然大陆这边等到2019年才正式开了第一家Costco,但是台湾却在22年前就开始开设门店。1997年,Costco 和大统集团合作,在高雄市创立了中国台湾第一间Costco,目前台湾共有14家分店。
Costco 在中国大陆的译名叫「开市客」,但是神奇的是,你去台湾可能一家「开市客」都找不到。这是因为Costco 在台湾的译名是「好市多」,作为多年来Costco 在海外华文地区的通用译名,「好市多」其实更经常被提及。
那为什么还要搞两个中文译名?都叫「好市多」不是更好用品牌打市场吗?这是因为Costco 在进入大陆的时候发现,中国大陆已经有不少「好市多」了。
事实上,1997年台湾首店落成之后,Costco 也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想法,甚至还在1999年注册了多类商标。
但他们在实地调研过后,发现当时的中国市场还不是特别适合他们的模式,所以决定搁置计划,没想到一拖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间,Costco 又对注册下来的商标疏于维护。我们知道,注册完成的商标只要三年内没有进行实质使用,那么别人就能以此为由申请对商标进行撤销。所以二十年里Costco 许多类别的商标都被各家「瓜分」了。
等到Costco 重新想起在中国大陆开店的事情,才发现商标已经不在自己手里,只能另辟蹊径,采用了一个全新的中文名称「开市客」作为其在大陆的官方品牌。
2015年,Costco 开始在中国大陆申请「开市客」商标,进行了全类别的商标注册。
但是相比起经营一个已经存在了20+年的中文品牌,转而从头开始做一个全新的中文品牌,Costco 当然需要付出更多的投入和精力。
值得庆幸的是,Costco 并不是一家品牌知名度高依赖的超市,它的特色是「高性价比」。走「性价比」路线吸引顾客导致Costco 的毛利率很低,它实际上赚钱是靠会员费,毕竟它是一家会员制的超市嘛。
它家的会员还不便宜噢,金卡年费为299元人民币,而且官方表示已经有数万名会员加入。Costco的会员费收入占营业利润的比例已经高达7成,甚至有时能达到8成以上。更令人惊叹的是,Costco 会员续费率极高,2018年,Costco全球范围内续卡率达到88%。
Costco 一开始传出来大陆开店的消息时,还有许多质疑其可能「水土不服」的声音,但是万万没想到,开幕当天早早的周边道路就塞着水泄不通,大量客流涌向Costco。到了门店又发现停车场已经「车满为患」,号称全球最大的Costco 停车场,1200个车位全部停满。
进场的大妈们把Costco 变成了年货市场,一开门就蜂拥而进抢购。除了市场上炒到3000多,而门店售价只要1498元的茅台悉数被抢光,还有919元的五粮液、当日最火的明星烤鸡、抢到断货的爱马仕。
Costco 开业半天终于顶不住了,临时出公告,决定下午暂停营业,周三起场内限流2000人,上海大妈厉害了……
本文版权为赛贝知识产权平台(www.saibeiip.com)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