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产无印良品告日本无印良品,国产无印居然告赢了!更加令人意外的是,日本无印不服上诉后,最近二审判决书发下来,日本无印居然被二锤——又输了!
这里说的日本无印,就是指你在各大商场都能看到的,挂着大大的红色「MUJI」招牌的,东西死贵死贵的那家。
1980年的日本,无印良品成立之初就是一个日用杂货品牌。彼时的日本,正是消费主义之风盛行的时候,消费者热衷于购买各种「牌子货」。
正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奢侈品一样,一个品牌能够给产品带来比它本身价值高得多的价格。一双莆田出厂的鞋子,成本只有50块;印上Nike的商标,它在专卖店里的价格是500块;再印上Nike限量的字样,它的市场价格可以飙升到5000块。
创立之初的无印良品,面对消费主义时代滚滚而来的品牌潮,却反其道而行,主打一个「无商标」概念。无印良品对自家的产品,一个品牌商标都不印,它对自己的定位是:以真正必要的方式制造生活中基本的并真正需要的产品。
经济规律的奇妙之处就在这里,专注展现产品本身质地的无印良品,却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走无商标的路线,成就了一个大商标「无印良品MUJI」。目前,这家40年前的日本杂货小店,已经在全球开设有上千家门店,这个「无商标」的商标已经深入人心。
2005年,日本无印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正式进驻中国。
而当时如果他们跑去商标局申请注册「无印良品」商标,会发现其中有一个商标已经在中国被注册了4年,而且这个商标的注册品类,正是他们的主营产品之一。
2001年4月28日,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成功拿到了注册商标「无印良品」。
这个商标核定使用在第24类商品上,包括棉织品、毛巾、毛巾被、浴巾、枕巾、地巾、床单、枕套、被子、被罩、盖垫、坐垫罩。
2004年,这个商标转让给了棉田公司。棉田公司下面投资了一家公司,叫北京无印良品公司,这家公司是2011年新成立的。北京无印对于「无印良品」四个字有自己的诠释。
2015年,这两家公司把日本无印给告了,用的就是上面这一枚「无印良品」商标。告的也不是远在日本的无印良品总公司,而是在中国开设的公司——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
日本无印的店里卖的浴巾、面巾、被套、枕套、毛圈毯、浴室用脚垫等,都打着无印良品的招牌,但是这些品类的无印良品商标,却在棉田公司和北京无印手里。
因为日本无印在庭审中既无法证明对方的商标无效,又无法证明自己的行为不构成侵权,所以北京无印一审被判胜诉。法院判决日本无印要赔50万人民币,外加其他合理支出12万多,另外更勒令日本无印不准再以「无印良品」的商标卖相关的产品,连天猫等线上卖场也要下架相关商品。
一般人都会觉得,后面的判决更令日本无印感到头疼吧,几十万对于家大业大的日本无印来说是小意思,但是东西不能卖,这少赚的钱可多多了。
但是去年日本无印提出上诉,提出的上诉理由竟然包括:一审判决的赔偿金额过高。
在北京无印拿出了各种付费凭证和合同发票之后,日本无印的上诉被驳回,二审也输掉了。
对商标授权逻辑不太了解的话,容易陷入一个迷思,觉得名气大的那个理所当然是「正室」。名不经传突然冒出来的那个,肯定是故意来蹭大牌名声的,应该一律禁止!
但老牌子一定是正牌子吗?
想象这样一种情况,你创立了一个牌子,正在一点一点地积累自己的名气。这时候冒出了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牌子,因为背后有金主的投资,对方像坐火箭一样占领市场,打出国际,一下子全世界都认识了这个牌子。
那么,这时候你和他经营的这两个相同商标,哪一个会被认定为正牌呢?法院又应该判谁获得这个牌子的商标权利呢?
实际上,在日本无印和北京无印法庭论战的过程中,北京无印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专门抢注商标牟利的商标贩子,特意做了以下说明:当年一开始申请「无印良品」商标的南华公司,的确是卖毛巾的。他们生产的提花无捻割绒毛浴巾系列,还斩获了2000年中国国际纺织品博览会巾帕类金奖。拿到商标后的棉田公司和北京无印,也对其继续进行了使用,甚至还获得了一些奖项。
棉田公司:
2011-2012年度中国家纺最具时尚创意奖、全国质量诚信承诺优秀企业;
2012-2013年度中国家纺最具科技创新奖、全国质量诚信倡议先进企业;
北京无印:
2013-2014年度中家纺最具原创设计奖;
2015年3月16日,主要产品(无印良品毛巾制品、功能性床品、家具服饰、布艺、婴幼儿产品)荣获中国质量检测协会颁发的「全国质量和服务诚信优秀企业」;
要不是有上面这些,再加上其他的合同之类的使用证据,北京无印与日本无印的这一场商标之战,谁胜谁败还不一定呢。
说到底,日本无印关键是没能处理好两个商标问题。
一个是海外商标的布局没做好,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没能提前布局注册商标,导致中国的「无印良品」商标被他人抢先注册。
另一个是杂货店的定位决定了商标类别的选择,一开始就应该对核心商标在中国市场注册情况做出全面的排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申请或改名等应对措施。
杂货店与其他品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商标可能应用在所有类别上面,真的是所有类别,因为它可能灵光一闪就决定在深圳开无印良品酒店。
如果能提前考虑好以上两点,相信日本无印今天也不会因一个24类商标而折戟沉沙。
本文版权为赛贝知识产权平台(www.saibeiip.com)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