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态势稳中有进、质量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90.6万件,同比增长17.5%。有效注册商标4054.5万件,同比增长20.9%。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93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6927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市场主体19350家。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7661件,发证5233件。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出我国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保持上升趋势,包括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两个方面。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增长,反映出我国企业创新能力逐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外国企业在中国的知识产权增长,反映出中国营商环境优化,对于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持续提升。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活科技创新
“2022年是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开始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执行的关键一年。今年上半年,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绩,彰显我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对科技创新具有强大的牵引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曹新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2022年上半年,我国知识产权发展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名誉院长陶鑫良告诉本报记者,一是发明专利、注册商标等各类审批获准的知识产权授权数量与申请量稳中有升。二是专利商标版权等质押融资发展较大,并明显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三是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半年,我国企业创新活力强劲。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32.5万家,同比增长20.3%;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为210.7万件,同比增长22.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15.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3.4万件,同比增长23.4%,以占国内企业47.8%的数量,创造了国内企业63.3%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保持着强劲的创新活力。
在陶鑫良看来,知识产权保护既是科技创新的“护身符”,也是科技创新的“加速器”。
“优良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对激活科技创新具有积极作用。”曹新明表示,如果把知识产权保护比作大树,科技创新就是“常青藤”。知识产权保护既要公平公正又要追求效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激活科技创新。此外,科技创新具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也可以倒逼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完善。
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阮开欣告诉本报记者,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通过创新获取利益的重要保障。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会打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此外,除了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外,完善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也能进一步提高保护效率、降低维权成本。
知识产权助企纾困成效显著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激发创新活力的政策措施,助力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
阮开欣表示,由于知识产权具有金融支持功能,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专项活动,为相关企业的融资和经营提供了一定帮助。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为1626.5亿元,同比增长51.5%,惠及企业9760家,同比增长68.0%。
曹新明认为,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纾困能够起到“脊梁骨”式的支撑效用。一是知识产权本身就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和战略性资源,通过转让或许可等方式能够直接产生效益、增长利润。二是企业可以向同行企业购买先进的知识产权,填补空白缩小差距。三是知识产权为企业自主技术的保护设置了屏障,有效地阻止了竞争对手的跟进和模仿,从而确立企业在市场的领先地位。
“知识产权助企纾困是国家基于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发挥知识产权积极作用,通过加速释放知识产权政策与资金效应,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效能的政策效应与服务机制。知识产权在助企纾困中,尤其是在为中小企业的排忧解难中,起到了‘雪中送炭’或‘锦上添花’的积极作用。”陶鑫良表示。
知识产权保护仍面临新挑战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21年9月份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由2013年的第35位连续升至2021年的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具备了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但也面临诸多新挑战。
阮开欣表示,面对知识产权数量的增长,我国需要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审查和注册程序的效率,减少企业对知识产权投入的成本。当前,国际上已经有关于统一和简化各国知识产权注册程序的国际条约,如《商标法新加坡条约》《专利法条约》等,接下来,应尽快加入这些条约,使我国在知识产权注册程序方面与国际进一步接轨。
面对外部压力,曹新明建议,一是要健全更加具有活力的激励创新体制机制。二是要优化激励创新创造的生态环境,实现良性竞争。三是要为创新创造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创新创造者安心开展研发工作。四是要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采取措施突破“卡脖子”的技术瓶颈。
“下半年,随着疫情持续好转,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质量效益可能会加速发展。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或呈跨越式发展态势。”阮开欣说道。
商标是用来区别一个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和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记。我国商标法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如果是驰名商标,将会获得跨类别的商标专用权法律保护。